書審面面觀

分享:學習歷程檔案不該「討好教授」!過來人公開製作心法、破解 3 大常見迷思(換日線)

分享:學習歷程製作心法、破解 3 大常見迷思

第一個詞是「學習」,什麼是學習?就是要有實際的學習感受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以及從中可以習得什麼樣的能力。

第二個詞是「歷程」,明確呈現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什麼,甚至是你「做錯」了什麼──之所以特別強調錯誤,是因為學習歷程檔案其實希望看到你怎麼成長、怎麼進步,所以「歷程」便是這個制度的核心。

而透過「檔案」,呈現的不僅是最後的作品成果而已,更重要的是展現你「從無到有」的這段過程。
我有次參加一場研討會,有一位教授問我:「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學生,他的小論文最後做不出來,研究動機和主題還修改了 7 次,你覺得你看到了什麼?」那時的我才高三,我回答教授:「那個學生好差喔,怎麼會要修 7 次?」但教授給了我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回覆,「我從這個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看到,他勇於失敗、犯錯,並且願意去改變;而且他每一次的動機修正,他都可以告訴我背後原因,他的研究主題──也就是問題意識──很能貼合他未來想要解決的事情,這與大學所在教的研究方法其實很相像。」

問:EdYouth 曾發布「學習歷程檔案重點整理秘笈」,當中教授們有哪些共識?

這份重點整理秘笈的特別之處在於,當中囊括了一類、二類、三類科系教授的心得,且皆與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(簡稱招聯會)的「三重二不」原則相符。(編按:三重包含「重視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」、「重視校內的學習活動」、「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」;二不包括「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,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」、「不是以量取勝,重視學習過程的反思」。)
學習歷程檔案要做得好,應該是要做出一份「讓自己喜歡」的學習歷程檔案,而不是一份「討好教授」的檔案。
把檔案做完之後,可以給旁邊的同學看,請對方幫忙全部瀏覽一次──看完會不會頭暈、眼花撩亂?配色、字體會很衝擊視覺嗎?如果能把這些狀況都排除掉,那這份檔案的美編排版就先過關了。大致上來說,一般在寫小論文的格式其實就已經夠工整了。

再來也是許多人煩惱的:哪些活動該放,哪一些不該放?我個人建議,重質不重量,在「多元表現」裡一定要放入你的自主學習歷程,因為「自主學習」象徵你對於自己未來的期許,也能透露申請動機,可以運用這個去說服教授或評審,你是真的很喜歡自己的產出、覺得自己的東西「有料」。教授也會藉此預測學生升上大學後,會否保持相同的熱忱,以及有無能力去面對未來的挑戰。
在「課程學習成果」方面,「探究與實作」課程是很重要的,不論是必修或選修課,都能讓教授看到你如何解決問題,因此未來不管就讀的是社會組、自然組的科系,在整理課程學習成果時,要展現出這樣的脈絡:你在課堂上學到的能力,能否實際運用在解決社會問題上。

以上為節錄內容,請前往以下連結,取得更多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