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:我曾被「正確答案」綁架,直到在 UCLA 學會舉手發言
作者 施靜樺
美國的學生一樣會拖延、抱佛腳,一樣會在 10 頁論文繳交死線前五個小時準備開始寫;當然,也總是有人比你早進圖書館讀書、比你反應更快、比你做得更好。但在那裡著實讓我感到驚訝的差異,是教授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。
在那裡,舉手發言並非像一個競賽,你沒有發言、或是你講得不夠好就輸了。反之,舉手發言像是參與一場對話,將自己的感受與觀點丟進這個思想的大池,每個人貢獻一點,最後大家都滿載而歸。沒有所謂「最好的答案」,只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想法。
我曾經認為「準備」就是在課前把文本讀完,但是到了那裡我才明白,讀完文本只是過程,掩卷時的觸發與省思才是我們所要追尋的。
或許在台灣,沈默是常態,舉手發言所背負的壓力沈重,但是在國外,發言才是常態,沈默的人將被淹沒在人群之中,所以何不趁此機會試試看挑戰自己?當我開始參與課堂討論之後,我發現上課更加有趣了,並且在互動的過程中,我的自信心也提升了。跨出舒適圈的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,而我很高興我做到了。
以上為節錄內容,請前往以下連結了解更多詳細內容。